【应急课堂】管理高招:从根源上消除企业安全隐患

在生产作业活动过程中相似、类似事故的不断重演,安全生产保障难以实现本质安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实践过程中没有找到或发现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或者没有重视根源的消除。
企业防治隐患有什么好办法?看看企业开展未遂事件的报告、统计、分析,有理有据,查隐患,“治未病”!
未遂事件统计报告:
- 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未遂事件管理活动目的:
1.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形成人人有责的安全氛围;
2.树立“隐患甚于明火”“隐患即是事故”的危机感、紧迫感;
3.引导全员查找隐患、辨识风险、消除隐患、规范管理;
4.为预防事故提供基础资料;
5.识别、判定风险性较大活动、场所;
6.有针对性地提高安全绩效。
例:某企业某年某月--某年某月未遂事件不完全统计分析
1.确定对某企业未遂事件不完全统计分析的时间段;
2.记录、登记未遂事件总起数;
3.分类未遂事件,并逐类计算占总未遂事件比例;
4.分析事件等级;
5.分析报告未遂事件原因。
- 未遂事件报告注意事项
1.贯彻、宣传预防的安全理念,展开预防理念的内涵、外延,落实到可操作层面;
2.安全生产从事故处理转为事故预防为主,从查找事故直接原因转为分析事故根本原因,深化本质安全理念;
3.把未遂事件与安全检查、隐患治理、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有机结合;
4.落实安全责任制,主要是落实各级各部门单位负责人责任制;
5.设计简捷、适用的记录、报告程序、表格,提倡记录“傻瓜化”,表格“简易化”,方便基层使用;
6.对未遂事故报告者、信息提供者的鼓励、奖励;
7.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未遂事件分析、评估,巩固未遂事件管理成果
8.突出安全文化建设,把未遂事件统计、报告、分析活动纳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安全氛围。
- 未遂事件统计、分析
1.对某企业记录、登记未遂事件分类:如,违章作业;异常工况;事故征兆;泄漏;其他。
2.样本分析:常见问题,如,事件发生单位主动报告、统计的极少,均为安全管理人员随机现场检查发现和发生其他事件追究获取;生产经营单位基层部门、单位不愿、无视未遂事件的统计、报告,不支持、不报告,经常性地隐瞒;未遂事件统计、记录遗漏多。
现阶段,很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没有认识到其意义、作用、目的,处于被动状态,属于薄弱环节。只有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纳入到生产安全管理体系,成为生产安全管理的新内容、新要求,才能真正消除企业安全隐患。
来源:应急中国
应急知识热线: 4006-058-928